創新對泵閥行業有非常大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工業發展迅猛,對于泵閥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泵閥行業也開始走向繁華。據統計,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閥門制造國,閥門企業數量居全世界第一,各種大小閥門企業約6000余家,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有900家。全國泵閥加工制造企業不低于20萬家,從事泵閥商貿活動人員超過100萬。
然而,我國泵閥產業的發展卻面臨著巨大壓力:我們生產了全球50%以上的閥門,但在價格上,國外產品往往是國內同類產品的5到10倍,在中高端市場上競爭力薄弱,行業發展問題較多。
泵閥行業蹣跚前行
與許多設備制造行業相同,我國是泵閥生產大國,但不是泵閥生產強國,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低、高端產品相配套的閥門研發能力低、閥門行業制造技術水平低等現象仍然廣泛存在。
第一,競爭激烈,價格戰傷及元氣。
國內大小泵閥企業遍布,各地的泵閥產業之間由于產能與市場供需矛盾的原因,正在進行價格大戰,這使得國內的泵閥產業整體滑向盈利難的境地,市場秩序愈見混亂。
此外,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現象數見不鮮。目前,中國閥門制造商的落地點僅限于埃塞俄比亞、蘇丹、伊朗、伊拉克和部分東南亞市場。這些市場規模小,決策過程完全取決于價格,利潤空間有限。而國內企業數量較多,為了在海外站穩腳跟,低價競爭也是無可奈何。
第二,技術落后,缺乏核心競爭力。
我國閥門企業以低層次、小規模、家庭作坊式企業為主。在產品上,由于重復投資、技術引進不夠,我國閥門企業的主導產品仍然是低質量的大眾產品。
據了解,目前我國企業生產的各種閥門普遍存在著外漏、內漏、外觀質量不高、壽命短、操作不靈活以及閥門電動裝置和氣動裝置不可靠等缺點,部分產品只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國際水平,一些高溫高壓和關鍵裝置上需要的閥門仍然依賴進口。在高端技術上,國內企業與國外廠商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技術將是制約我國閥門產品發展的一個瓶頸。
第三,“三低”普遍,阻礙企業發展。
低價競爭、技術落后導致國內泵閥企業普遍面臨“三低”問題:價格低、附加值低、利潤低。
由于價格戰的影響,泵閥企業盈利增長困難;此外,泵閥市場產業集中度較低,基本生產附加值較低的中低端產品,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遭到擠壓。此外,一些鄉鎮企業起點低、設備簡陋、技術力量極其薄弱,大多都是模仿生產,產品價低質次,且無序競爭,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總體看來,我國泵閥行業所面臨問題的根源在于技術落后、創新能力不足。因此,企業要突圍困境,歸根結底還是要靠技術發展。
逆境求生 需靠技術創新
我國泵閥行業的前景廣闊,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國內市場對于泵閥產品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大。此外,隨著泵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日漸回暖,我國泵閥產品也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全社會對于節能、環保的重視,也影響著泵閥產品的未來走向,其技術創新也應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生產綠色、節能、高品質產品為目標,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另外,出于成套工程的需要,泵閥供應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和多規格發展。一個工程項目所需的泵閥會由一家泵生產廠家全部提供的趨勢越來越大。
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先進性、是否具備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是技術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強,方能制造出優質的產品。因此,泵閥產業核心技術的研發必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我國泵閥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產能、增強市場競爭力,以拓展發展空間。
以自控閥門為例,作為環保設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由于在高端技術上與國外的費希爾、羅托克等著名廠商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并且缺少專業人才,我國自控閥門產業走向高端的瓶頸一直無法突破,這勢必會影響我國自控閥門產業的世界競爭力。因此,依靠技術創新突圍制造瓶頸,將是未來我國自控閥門產業,乃至整個泵閥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此外,隨著泵閥行業重組步伐的加快,泵閥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才能逐步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滿足國內裝置配套,全面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悉,未來10年內,火電、核電、水電、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氣集輸管線、煤液化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設配套的閥門新產品,將成為開發重點,可望領跑整個閥門市場的高速增長。
在工業化、城市化、改革和全球化四大力量推動下,我國泵閥裝備制造業前景是寬廣的。企業正面臨著向高端轉變,承接國際先進制造、參與國際分工的巨大挑戰。加快工業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生產是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的主要途徑,企業要積極應對,注重培養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生產技術,加強企業競爭優勢。
- 上一篇:閩東電機EMA系列和EM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已達標國家GB18 2014/5/20
- 下一篇: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2013年度優秀技術改造項目的通 2014/5/20